眷 村 的 年 味






雖然台灣各地的眷村大多已拆遷,改建了,但是在過年前,眷村中婆婆,媽媽們灌香腸,製做臘肉,醃豬頭肉,蒸年糕,甜酒釀的忙碌身影,是許多眷村人難忘的陳年往事。


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突然間,左鄰右舍的婆婆、媽媽,爺爺、奶奶蒼老了,有的來不及等到政府開放可以回到大陸原籍去探親,即已逝去,埋骨台灣,身子骨強健的,終能一圓返鄉夢,見到了分別多年的親人,海峽兩岸悲歡離合的故事,個個令人動容。


1949來台第一代的軍眷們在台灣各地安家落戶,將各省的飲食文化從眷村的住戶彼此交流,到外傳融合於台灣的社會,目前老人雖已逐漸凋零,眷村味卻在台灣落地生根,近年儼然已成為台灣的顯學之一了。


眷村老人雖物化而去,但曾有的器具文物,卻讓我們記住上一的父母,如何在當年那個物質不豐,有可能隨時準備作戰反攻的歲月中,想盡辦法,使出渾身解數,讓每一個他們心中的寶貝孩子,都能快樂的在舊曆新年中大飽口福,並領到一份壓歲錢。雖然很多人可能在過年時的〈穿新衣〉,只是一套全新的卡其布制服,或是老媽自己買布在燈下熬夜趕出來的夾克,登芯絨長褲,雖然那份紅包可能又被大人拿去保管,在開學時拿去繳學費了,但是曾有的眷村年味:如吃完年夜飯後的大人們一桌桌的麻將大戰、推牌九,骰子擲在大碗公裡清脆的聲音,毛孩子用四川話喊出來的:1 2 34 5 6,年初一凌晨,家家戶戶驅年獸,此起彼落的鞭炮聲,天亮後,村子裡男女老少紛紛出門,挨家挨戶彼此互道恭喜,拜年的熱鬧景象,卻永遠烙印在腦海深處。


謝謝每一位眷村的長輩。



眷村爸爸們以鋁合金材料製作的蒸籠




蒸年糕時通氣用的竹管



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國家而犧牲,從此那一家家的孤兒寡母再也無法和男主人一起吃年糕,期盼年年高昇。空軍眷村爸爸們以不鏽鋼材料打製的煤油爐,這爐子可是當年眷村媽媽們燒煮年夜飯及平常料理三餐,甚至幫孩子燒洗澡水的好幫手,是許多空軍眷村人難忘的記憶。



灌香腸時的漏斗



灌香腸時的漏斗及裝調味料的小筒子



隨著眷村的拆遷、改建,在眷村平房那裡曬香腸的畫面,如今已漸漸消失了。



 


豬頭肉



正在用煙燻的臘肉




臘 肉


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dave77 的頭像
    edave77

    edave77的部落格

    edave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