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叫買『東西』而不叫買『南北』



南宋理學大家朱熹,在未出仕前,家鄉有叫盛溫和的好友,此人亦是博學多才的人,一天兩人相遇於巷子內,盛手中拿著一個竹籃子,朱熹問他:“你去那裏?”


盛回答說:“我要去買點東西。”


朱熹是以窮理致知研究學問的人,他聽盛的話,很好奇,隨即問道:“你說買東西,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?”


盛溫和反問朱熹:“你知什麼是五行嗎?”


朱熹答:“我當然知道,不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嗎?”


盛說:“不錯,你知道了就好辦,現在我說給你聽聽,東方屬木,西方屬金,南方屬火,北方屬水,中間屬土。我的籃子是竹做的,盛火會燒掉,裝水會漏光,只能裝木和金,更不會盛土,所以叫買東西,不說買南北呀。”朱熹聽後恍然大悟!”


原來“買東西”這個名詞還有這樣一個典故,古人的智慧真是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

另外在清朝乾隆年間,有一位叫龔瑋的學者則認為,早在東漢時期,商賈大多集中在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。俗話有買東買西。即到東京、西京購貨,久而久之,東西就成為貨物的代名詞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ave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