埤塘憶往 (下)
當年這幢平房還是附近少有的全紅磚建築(村對面的黃家大院應該還是用外磚內土的混和建材),近十位單身退伍老兵經輔導會安排在大塘邊以此為家,擔負起大塘養魚護魚工作,天未光亮的清晨,兩人一組推拉著用柏油(防腐防漏)刷成黑色的水肥車,穿梭在各眷村公廁間收集水肥(當年眷村可是沒有家庭衛浴設備的,無論大官、小兵都得蹲那又臭又髒的公廁),作為當天塘中魚兒美食,當然也常見他們撐著同樣用柏油漆刷成黑色的大竹排,漂過塘面,餵些飼料及前一日割的青草,期待塘中的草魚、鰱魚、鯉魚快快長大。池塘很大,怕人偷釣、偷網及偷電魚,白天巡邏,晚上守夜非常辛苦,農曆年前是大塘放水抓魚收穫的日子,天寒地凍天氣,下水趕魚、捕魚,迎接豐收,休息過年。過完年,大塘又開始除草、除淤、進水、放苗。塘水恢復往日平靜,又是一個新的開始。如今已不復童年的我又走過這幢紅磚瓦屋,當年養魚榮民老兵怕多早已榮歸天家,但那些堅毅樸實面孔,彷彿又一一浮現在眼前。
當年無名大塘現已整修並立碑正名了。
當年的土堤路如今是可以行車的平坦柏油路,埤塘政府標給專業漁民用現代方法養魚,能行車方便太多了!
當年大塘的溢流口處,因為較水淺,是眷村孩童夏天游泳戲水兼洗澡的最佳位置,現在也建橋方便車行了。
老水閘門經過整修建欄杆,仍然掌握大塘水位樞紐,此處是全塘水最深之處,也是當年孩童玩跳水比膽大的地方,當今幸福的孩子只能在游泳池中人擠人了!
寬闊平靜地塘面一如往昔,美麗快樂童年永存心中了。
全站熱搜